多點開花!本賽季巴薩5名球員聯(lián)賽參與進球5+,五大聯(lián)賽首隊
率隊4平6負列意甲倒數(shù)第二!迪馬:皮奧利即將從佛羅倫薩下課
曾8000萬加盟槍手!佩佩門前1米空門打飛,本賽季2球2助身價750萬
法比奧:重回勝利軌道真好,我們將爭取在周四的亞冠拿下首勝
紅藍之心!網傳梅西兒子蒂亞戈以巴薩主題派對慶祝13歲生日
遠射雙響!馬洛卡主帥:安東尼沒有放過機會 我們沒法責怪門將

體育資訊11月3日訊 《東方體育日報》撰文談到申花爭冠形勢,文章表示,申花低迷狀態(tài)已經持續(xù)三個月,奪冠希望非常渺茫了。
在主場收官戰(zhàn)中戰(zhàn)勝深圳新鵬城后,申花積61分,超越本輪主場不敵河南隊的成都蓉城,上升到聯(lián)賽第二名,但仍然落后領頭羊海港2分。11月22日聯(lián)賽最后一輪,申花客場對陣津門虎,海港的對手是大連英博。由于相互勝負關系處于劣勢,所以申花想要奪冠,在自己全取3分的同時,還要冀望英博戰(zhàn)勝海港。顯然,申花的奪冠希望已經比較渺茫了。
如果將時間倒撥三個月,回到7月份,那無疑是一段屬于申花的快樂時光。7月19日,申花打破工體魔咒,在客場戰(zhàn)勝國安。隨后,在海港打平、國安失利的情況下,申花頂住壓力艱難戰(zhàn)勝河南隊,從而將自己在聯(lián)賽積分榜的領先優(yōu)勢擴大到了6分。
然而,僅過了一個月,6分的優(yōu)勢已蕩然無存,申花反而成為了積分榜上的落后者。而且,低迷的狀態(tài)從8月開始,已經持續(xù)了三個月。這段時間里,申花仿佛像換了支球隊。從以前屢屢絕殺對手,氣勢如虹的隊伍變成了被對手絕殺或絕平,即便是11打9,場上多兩人,申花都未能展現(xiàn)出絕對的優(yōu)勢。
申花“病”了,且病得不輕,而病因之一就是傷病。在申花、海港和成都蓉城這三大爭冠球隊中,申花無疑是傷病最為嚴重的隊伍,尤其是外援。爭冠的關鍵階段,球隊一度只有阿蘇埃、特謝拉和馬納法三名外援可以出戰(zhàn),阿蘇埃還不具備打滿全場比賽的體能。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海港在本賽季的絕大部分比賽中都是五外援出戰(zhàn)。
上輪與深圳新鵬城的比賽,隊長吳曦佩戴面具上場,成為繼朱辰杰、蔣圣龍、艾迪、阿蘇埃后,第五位佩戴過面具訓練和比賽的隊員。蔣圣龍還因在訓練中與阿蘇埃相撞受傷,戴過頭盔出戰(zhàn)。一個賽季中,如此之多的隊員面部、頭部受傷,絕對是比較罕見的。
傷病對于申花的鋒線,恐怕是影響最大的。米內羅重傷,撤銷聯(lián)賽報名。他的缺席令申花的陣容缺少了爆點,由守轉攻時也沒有了速度和沖擊力。雪上加霜的是,路易斯受腰椎間盤突出的影響,狀態(tài)不佳,9月初不得不進行手術治療。在爭冠的關鍵階段,申花的鋒線外援基本處于啞火的狀態(tài)。8月和9月這兩個月,申花的外援前鋒僅貢獻兩粒進球,一粒是點球,還有一粒是在大勝梅州客家的比賽中打入的,這直接影響到了隊伍的勝率和爭冠競爭力。
如果把主教練比作大廚的話,斯盧茨基絕不是看料做菜的大廚。他一定是預想好自己要做什么,根本不管自己手里到底有什么料。所以,做出來的菜,有時候不免會味道不太對。
夏季轉會窗口期,申花引進阿蘇埃頂替重傷的米內羅,這兩名外援的風格特點完全不同。阿蘇埃技術不錯,但身體對抗能力較差,沒有沖擊力,而米內羅是一名以速度和沖擊力見長的前鋒。
人員調整了,斯盧茨基的戰(zhàn)術打法沒有改變。但他的這套戰(zhàn)術的支撐點,是前面一定要有一名有速度、有沖擊力的前鋒?,F(xiàn)如今鋒線上的阿蘇埃、路易斯以及劉誠宇、于漢超,都不是這種特點的隊員,所以最近一段時間內,這套戰(zhàn)術就很難得到有效地運轉。
路易斯傷停后,申花鋒線僅剩下阿蘇埃、劉誠宇和老將于漢超,這三名前鋒都無法打滿全場。這種情況下,依然打雙前鋒的話,后手牌就會相對較弱,比賽最后時刻可能就要陷入被動挨打的困境之中。但斯盧茨基始終堅持442菱形站位,堅持雙前鋒首發(fā),結果9月戰(zhàn)役與泰山、蓉城的兩場關鍵之戰(zhàn),申花都遭遇絕平,痛失4分。
斯盧茨基的固執(zhí)還體現(xiàn)在用人方面,不管是首發(fā)還是換人,他很少會主動求變,排兵布陣和臨場換人都是按部就班。這就導致主力沒有壓力,替補缺少動力,無法形成良性的競爭機制。替補席上,徐皓陽、楊澤翔、汪海健等都是國腳或國腳級別的隊員,但斯盧茨基給他們的機會比較有限。當然,在陣容方面,申花也確實存在著一定的缺陷。跟競爭對手相比,外援需要升級,個別關鍵位置也需要補強。
2025賽季已經來到了尾聲,是非對錯都已無法更改。不管聯(lián)賽最后一輪爭冠的結果如何,從領先6分到落后,申花在這個過程中所犯下的錯誤,都應該成為球隊血的教訓,以避免在往后的爭冠路上再次發(fā)生。也只有這樣,申花才能不斷成長,不斷進步,從而離大家心目中的那個目標越來越近。